除了租金、押金、裝潢、還有冷氣成本
當初為了省錢,還特地買了變頻冷氣
因為店面屬於狹長型,
熱空氣比較無法對流,不開冷氣真的不舒服
我沒有其他招牌,
自己找電腦割字的做了一壓克力個立體字,幾百塊吧!
也是自己黏上去,光線一打,就挺有質感的樣子
逢甲店租高,也因應有許多觀光外來客
所以客單價也調高許多,主力商品大約落在490-790元左右
也開始拿自己愛的日單商品,
日單品質和款式都真的是我的大愛,
之前東海只能拿拿幾款,混著賣,
這次就想要幾乎都改日單來賣了,
因為我後來看了一下,巷子來客數沒法像大馬路那麼多
只好提高單價也提高利潤。
起初營業是真的比東海業績好,
只是忽然想到這邊租金是東海的幾倍
怎麼效益沒成正比?
這時候才在檢討商圈生態
並且計算來店客戶數,
發現雖然位處逢甲,但是巷子的人數真的跟租金不成正比。
進駐後跟附近商家熟稔後,
也知道原來對面雖然是比較舊的店面,
但是租金是我們的一半,
所以他們做了很久,客源也很穩定
雖然我們是新蓋的,但是光租金可能就是個壓力。
當初賣日單商品也是幾百塊到1千多塊的外套單價,
可是附近都是韓貨,商品都是一千多起跳,
利潤成本差很多,所以計算一下,
我雖然業績較高,但是這邊競爭大,租金高
除非我改變商品,否則真的無法在這邊生存。
評估過後,就決定頂讓
而因為我開的頂讓金合理,
也讓我順利頂讓掉了...
說到頂讓,有些人會選擇頂讓店面承租
其實也不是不行,
但是也是需要做過市場評估,
不能聽房東或是前任租賃的商家說得很好聽,
什麼隔壁業績多少、這邊生意多少,BALABALA.....
該有的評估我覺得還是不能少,
當然或許你在看店面的同時,
也會有人在跟你搶店面,
但是除非你真的很熟悉那邊的生態,
不然還是得花時間做好市場調查在決定!
有些商家在頂讓時,漫天開價的頂讓金
真的讓人莞爾。
因為你會頂讓就是表示生意無法到達你的預期,
你才會想頂讓,
無論你是想搬家要結婚生小孩,
如果這家店你盈餘10多萬,
我想住院也會咬牙把這家店撐下來,
但是總是有人想漫天喊價,
想說反正人們都會殺價,不如開高點。
但是我覺得這就顯得誠意不足。
無論是問問還是真心想頂的人,
都想要有個合理價錢,
不合理的開價只是會讓你的虧的更多。
所以不論是頂店,所以租賃一個新店面都需要好好做調查
別人搶租掉了,只能安慰自己說這間跟你沒緣分,
如果像我沒做好市調就進場,
那沒多久緣分也會盡了XD
留言列表